油漆在线讲堂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油漆在线讲堂 首页 油漆 查看内容

传统大漆工艺应该如何发展

2014-6-17 07:44| 发布者: 油漆在线| 查看: 11| 评论: 0|原作者: 油漆在线

摘要: 为中国传统漆工艺寻求发展路径,已经成为了持续讨论的话题,但是,很多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,首先便是传统漆工艺的概念和身份没有完全廓清,其次是对传统漆艺的市场认知不清,导致品质的良莠不齐,此外传统工艺 ...
为中国传统漆工艺寻求发展路径,已经成为了持续讨论的话题,但是,很多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,首先便是传统漆工艺的概念和身份没有完全廓清,其次是对传统漆艺的市场认知不清,导致品质的良莠不齐,此外传统工艺传承的圈子封闭,创新不足,与当代设计理念脱节等等问题。本文试图就此谈谈看法。


一、传统漆工艺应该建立“大漆”与“非大漆”的行业规则
    “大漆”与“非大漆”这一问题在前工业时期根本就不是问题,问题产生的缘起是化学漆和机器生产的引入。其实,就艺术本身而言,无所谓材料和技法,反而更应该打破材料和技法的局限进行创新。但是中国传统漆工艺有不一样的境遇。可以先试看两个事例。

    早在20世纪80年代,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外表与北京雕漆十分相似的“漆工艺”产品,很长时间以后,人们方才知道它叫做“注漆”,这是廓 清 。因 为 正 是 在 这 一 点 上 ,很 多 的“ 非 大 漆 ”产 品 ,打 着“ 传 统 大 漆 工艺”的旗号而大肆招摇过市,很多的漆艺艺人为了短期的利益和成本等原因也乐意失语。既然要进入“传统漆工艺”这一领域,至少不能把“非大漆”叫做“传统漆工艺”。其实,工艺、技法的创新本身并没有问题,技艺大漆的改性和创新也是必须展开的,但是“大漆”这一基础材质和艺术基因却是万万不能够丢掉的。“守正创新”才弘扬民族工艺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道。小到一件小小的工艺产品,大到批量化的生活用品莫不如此。曾经被热卖的美的“紫砂锅”之所以被市场唾弃就材料的造假。当看到全国各地的地摊上都在卖所谓的“北京雕漆”的时候,当大众都以为中国漆艺仅仅是这些“地摊货”的时候,北京雕漆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还有多少,中国漆文化还有多深厚实在很难讲。

    因此,吕品田先生认为,应该认真对待这种借“逼真”的外观而与传统产品发生混淆的问题。“因为建立在‘蒙骗’基础上的‘伪作’,会对传统遗产构成严重影响。也会对整体的产业结构构成长远伤害。”[2]当然,任何一种产品,只要不欺骗消费者,都有其市场的机会,哪怕是在低端市场。但是,对于漆文化的普及以及对大漆产品本身的界定、保护的不到位,为那些“伪作”留下来很到的“钻空子”的机会。因此,处于保护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漆工艺,处于对行业和产业的保护的需要,应该加强相关的术语界定甚至制定法律法规,在当代语境中,甚至应该明确提出“大漆漆器”这一概念以廓清大漆与非大漆的界限,分出个彼此来。

二、培育和打造高端市场引领对漆工艺的认知
    仅仅从旅游产品、旅游纪念品的角度,仅仅满足一般消费者购买需求是无力传承和发展有着精湛传统技艺、深厚民族文化内涵、耗时费力的优秀民族工艺的。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的历程证明,只有高端的市场需求才是推动优秀传统工艺传承和精进的真正力量。举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传统工艺,如陶瓷器、漆木漆、文房四宝、金银器、玉器等,其背后莫不有皇家、贵族、文人士大夫的大力支持,甚至直接参与设计、制作、记录、推广。他们与传统艺人一起成就了优秀的传统工艺的传承创新。也就是说,统治集团的意志、好尚、文人的参与才成就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精致、优雅含蓄,这就是工艺美术品的高端需求。文震亨所谓的“长物”,在笔者看来,其实就是高级工艺品在生活中的消遣、消费行为,拿今天的话讲就是一种“小资”、甚至超越小资的生活方式。这可以从他的好友沈春泽为其写的序言中可见出,序言开篇:

    夫标榜林壑,品题酒茗,收藏位置图史、杯铛之属,于世为闲事,于身为长物,而品人者,于此观韵焉,才与情焉。何也?挹古今清华美妙之气于耳、目之前,供我呼吸,罗天地琐杂碎细之物于几席之上,听我指挥,挟日用寒不可衣、饥不可食之器,尊瑜拱璧, 享 轻 千 金 ,以 寄 我 慷 慨不高。我们的很多的“工艺美术大师”一方面因为自身的地位和影响力已经稳固,而且就是靠着已有的传统技艺建立起来的,很看重自己的成熟技艺并死守技艺,而缺乏创新的能力和勇气;另一方面其地位和实力也似乎很认可他们的作品,因此在创新方面往往迈不开脚步,缺乏动力。更重要的是,传统技艺的传承事实上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,很多人不愿意或者是没有机会接触到当代设计理念、当代市场运作机制,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。尚刚先生就谈到:“学界以前总是曲解古代工艺美术,夸大民间的地位和作用。民间是创造的重要源泉,但不是唯一源泉。”[4]根据他的研究,认为中国古代传统工艺的创新能力都是有商人、文人、士大夫、贵族甚至皇家的参与的。民间艺人在创新能力方面并不如想象的大。因此,传统技艺的传承要主动走出去,接触当代设计、接触当代设计、艺术教育,引入当代设计理念,在技艺和工艺应用范围方面进行扩展和创新,而专业艺术院校有义务和责任为传统技艺出传承培养艺术创新人才。如果两者能够参与到彼此之中,打破壁垒定会出现传统技艺传承创新的新局面。

    这一点韩国、日本做得相对比较好。《扬州漆艺旅游商品开发现状》一文就多次提及“日本的现代漆艺,无论是在设计的定位上还是在表现的内容和手法上,都体现出了与时代步伐相一致的步调。在设计的定位上,日本漆艺产品力求贴近市场和大众生活,漆艺被广泛地应用到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领域。”[5]比如手机、电脑等时尚电子产品的表面处理就有传统漆工艺的介入。甚至“日本漆艺在医疗保健领域已经有所突破,已开发出具有杀菌、保有所突破,已开发出具有杀菌、保温功能的漆 器 制 品 。”[6]可见,漆艺的创新空间是非常大的,而且并不局限于技法、艺术领域。甚至科技领域都有参与。“韩国当代漆艺最突出的特点是漆艺作品呈现强烈的个性化。作品的风格主要分为现代和传统两派,但这不一种利用现代“注塑”生产工艺翻模浇铸而成的人工合成树脂工艺制成品。如今我们可以全国几乎所有的旅游商品、纪念品市场、古玩市场、甚至地摊上可以见到这种中国的“雕漆”产品。以至于在雕漆的故乡北京,这种“注漆”已经占领了北京雕漆市场的大半壁江山。难怪丛玲玲以“‘ 北 京 雕 漆 ’之 痛 ”来 描 述 之 。[1]丛文进而提出如下追问:传统工艺改良和创新的底线到底是什么?我们有没有能力守住祖先留下来的珍贵的工艺文化遗产?

    另外一例,重庆某漆器生产企业与当地一家大型餐饮企业成功达成协议,制作一批高档餐具,但是最终流产,企业最终也难以为继。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大漆的使用上,添加了化学漆。我们知道大漆餐具对身体是有益而无害的,而化学漆是根本不能够用作餐具的。

    以上两个事例表明了一个事实,就是传统漆工艺的身份和界限问题。到底怎样的东西或者何种生产流程和制作过程应该被称为“传统漆艺”,这一问题其实不应该回避,但是恰恰在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能够平,非有真韵、真才以胜之,其调弗同也。([明]文 震 亨《 长 物 志 》)

    牛津大学克雷格·克鲁纳斯(Craig Clunas)教授潜心研究以文震亨的《长物志》并得出结论说:“面对社会中下层民众的品味模仿以及商贾富人的仕途冲击,传统士大夫的身份与地位面临严重的危机,他们不得不积极地(或者说刻意地)去创造新的时尚与鉴赏品味来重塑自己的身份与 地 位 ,这 种 危 机 感 和 焦 虑 意 识 也 体 现 在 《 长 物 志 》的 文 本 中 。”[3]克雷格教授的观点其实是一种当代消费社会的文化逻辑,在当代消费社会中,就是把物品视为某种身份与地位的象征符号。对于那些器物、陈设、家家居环境就是一种象征特殊“身份与地位”的消费符号。在文震亨的《长物志》中常常用“雅”、“俗”来区分对工艺品的品鉴,当代社会何尝不是如此?生活中的雅、俗是直接关系到自己的个人的形象、身份和定位的。对于当代人而言,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有懂得时尚设计、有独特审美品位、有文化内涵的形象至关重要。没有人愿意被视为“俗人”。他们更乐意“去创造新的时尚与鉴赏品味”,而优秀的民族工艺品其实是一种有效的载体。

    当前很多人几乎都不知道大漆工艺,不知道大漆的好处,甚至几乎没有听说过“大漆”这个东西的情况下,要让漆工艺产品走进日常生活,实在是比较困难。因此,我们应该在讨论自己的材料、技法的同时,应该从总体语境上去刻意构建和宣传,没有形成一种“漆工艺品”消费的环境,让大多数人知道“漆工艺”到底是什么,知道大漆产品到底好在哪里,从而形成正确的认知和评价。因此,培育这样一个市场和一个消费群体,通过高端消费者的引领,发挥他们作为“意见领袖”的作用,情况也 许 就 会 大 不 一 样 ,而 这 一工 作 目 前 开 展 得 十 分 有 限 。

三、引入当代设计理念提高创新能力
    所谓当代设计理念,就是基于市场和需求的创新设计理念,就是认识到差异化的需求以及整体的市场产业链的共在。在当代人对健康、时尚 、高 品 质 、高 品 位 生 活 普 遍 重 视 的 时 代 背 景 下,传 统 工 艺 面 临 的 最 大的困难就是跟不上时代对个性化和差异性的创新需求。这里有两个方面原因,一是对传统工艺本身的认知面貌难以改变,先入之见地认为传统工艺的本来的面目就是老样子,没有提出对传统工艺的新要求。另一方面则是传统工艺本身创新不够,难以以新面目出现在人们的面前,何谈“创造新的时尚与鉴赏品味”。

    在我国,长期以来形成了与“艺术”系统游离的两个体系,而传统工艺属于“非遗”传承的系统,往往被视为“民间技艺”,非遗传承人被视为“民间艺人”,因此主流艺术院校很少开设相关课程,专业院校的毕业生也不愿意学习传统技艺,双方常常是“井水不犯河水”,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,而工艺美术大师难以招收到有较高艺术素质的传承人。此外,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更看重的是“技艺的传承”而对于“创新”的要求并种派别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。现代派是吸收了传统精髓的现代派,传统派又是在形式和内容上具有一定现代感的传统派。……既保留了传统文化,满足了部分当代人的怀旧心理,又结合了现代生活,成为传统和现代 成 功 结 合 的 典 范 。”[7]这种向时尚生活、向个性化方向延伸的传统漆艺进路,都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的。当然,近年来我国在这一方面的进展也是非常明显的,尤其是一些新生代的漆艺工作者,在创新设计方面着力颇多,但是并没有成为一种共识。尤其是当代设计介入传统工艺的传承创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    总之,如果说传统大漆工艺应该坚守住大漆之一材质底线的话,那么在工艺技法和造型设计方面应该大胆突破,勇于创新。但是,这一点往往被忽略,很多人担心当代设计造型的进入,似乎打破了传统漆器的面貌,失去了传统漆器的外在形式。其实这一点其实不必担心,事实上,技法和造型的创新不会危急到大漆工艺的发展,相反会使得大漆工艺与时俱进。在当代关注时尚、健康,注重生活的高品位、高品质的生活的时代,传统样式的生存空间非常的狭小,尽管可以为特定人群服务,但是造成越来越脱离现实需求,越来越远离人们生活的工艺技术只能成为“受保护”受保护的对象,只能输血,不能造血。而中国传统工艺之所以难以走出来的原因恰恰在于缺乏创新,缺乏具有时代意义的创新设计。这 就 需 要 传 统 工 艺 的 传 承 主 动 出 击 ,寻 求 与 当 代 艺 术 教 育 、当 代 设 计、当代市场的合作机会。在产品造型、设计语言和适用范围上进行扩展,以打造高端市场,使传统漆艺向注重时尚、健康、重视高品质、高品位、生活靠拢。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发表评论

最新评论

QQ|小黑屋|油漆在线讲堂 ( 浙ICP备14018067号-1  

GMT+8, 2015-9-28 09:31 , Processed in 0.118028 second(s), 30 queries .

Powered by youqizaixian! X3.1

© 2001-2013 youqizaixian Inc.

返回顶部